Search

德式校園霸凌

經過了三年的研究所,完全就是在演一齣很長的宮廷劇。
這...

  • Share this:

德式校園霸凌

經過了三年的研究所,完全就是在演一齣很長的宮廷劇。
這三年當中第一年是我最痛苦的一年,那感覺就像甄嬛傳裡安陵容死前跟熹貴妃最後談話時說的一樣:回頭,我才不要回頭!當時的每一天我是怎麼熬過來的,我真的是想都不敢想。
我們要一起做的團隊作業很多,加上我剛到一個新的環境,不管是語言、文化、系統、活動怎麼辦、贊助商找誰、活動流程、需要什麼東西要去哪裡問.......我一無所知,我換的不只是學校,還包括國家,我等於是完全歸零的狀態,當其他人發現我在團隊當中似乎是沒什麼用處時,德國人的霸凌就開始了。
德式的霸凌是一種讓人很糾結的感覺,一個團體當中如果有一個人個性很討厭、做人很失敗、很奸詐、很可惡.....但凡想得到的缺點他都有,但是他某一件事很強;而另一個人很溫柔、很親切、很隨和、處處忍讓,但是沒優勢沒強項,那麼大家會願意忍著怒氣也還是要跟前者共事,而後者一定會被霸凌到死。我的第一年就是這個後者。但是必須說的是我還算幸運,我雖然沒什麼大作為,可是其他同學對我還不至於太壞,要慶功或有Party會通知我,有任何事只要我開口問,大家還是會耐著性子回答我,跟我之後看到他們認真霸凌別人比起來,對我大概是稱不上霸凌,只是德國人一開始對外來者一貫的態度,他們真的霸凌起來,那種精神折磨絕對不輸肉體上的霸凌。
德國的校園霸凌倒不是像在台灣這樣言語霸凌、毆打同學、吐口水、關廁所潑水這種小屁孩把戲,而是更深層的讓人被孤立,不分公事私事的完全孤立,那種孤立是一種全世界只剩下自己一個的無助感,不管你做什麼別人都有話講、都會質疑,即便大家沒說話,但是從他們的眼神當中還是會很明顯地感受到,自己永遠不會被認同然後永遠是外人,到最後就會開始懷疑自己,最常跟自己的對話就是:我到底有多爛...........這種連自己都不再相信自己的感覺,我敢說是人一生當中數一數二痛苦的感覺。

一定有人想問:難道不能跟教授反應?!難道學校不處理嗎?!
很遺憾的是,學校不會管這種事; 而更讓人寒心的是,這樣的霸凌是一種淺規則也就是說是教授默許的。這種狀況在一般科系可能不那麼顯著,但是在設計學院,派系、合不合教授磁場....諸如此類的情節絕對是佔了很大的份量。

我眼睜睜看過幾次霸凌
第一次第二次我不能說完全是德國人欺負人,因為這兩個同學憑良心說,在團隊合作當中是真的所謂的豬隊友,不常參與,常常出錯,犯錯了又不肯認錯,所以在整個project當中,他們兩個幾乎是被掏空,即使他們來了,也是被晾在旁邊,他們問有什麼可以幫忙,大家只冷冷地說:你如果來了可是找不到事情做,那你要不要乾脆回家!?
當他們找到了一件事開始做,又會有人衝出來大罵:你在幹麻???!!!你如果什麼都不知道就拜託你不要動手,不然你搞砸了什麼我們還要想辦法重新處理!!!這兩次是真的有當著大家的面大罵的,其他那些問問題愛理不理、翻白眼、把他們當空氣種種的小動作更是不計其數。如果要推託是種族歧視,這兩個一個是伊朗人,一個是義大利跟奧地利混血,伊朗人可能還勉強可以推給種族歧視,但是義大利跟奧地利混血,德語也是他的母語,溝通沒問題,義大利混奧地利這樣的組合根本不是會被歧視的搭配,這兩個人唯一的共通點是--沒勢力又沒優勢。所以當時我雖然心想幹嘛要做這麼絕,但一方面也覺得這樣的態度也難怪會被討厭。
第三年結束前,有一天一個平常也會跟我閒聊的學士小妹妹突然來跟我說一些學士學生間的八卦,說他們一群人如何孤立一個同學,這小妹妹是烏克蘭人,被孤立的是匈牙利人,他並沒有什麼值得被霸凌的理由,純粹是倒霉被他們選為新玩具,而跟這小妹妹同黨的全是德國人,當中有一個小男生我是知道的,他最喜歡拍幾個勢力強大的研究生馬屁,他真的就像宮裡娘娘身旁的小太監一樣,採高走低的牆頭草,自以為有大尾的研究生闢護就仗勢欺人,我當然也知道他之所以可以這麼有恃無恐,就是因為有研究生撐腰,絕對是他背後的研究生主子有講那個被欺負的學弟的壞話,不然這些小走狗也不會針對這學弟。我聽完只是隨便敷衍回應幾聲,但是我開始比較照顧被他們孤立的那個學弟,因為實在太可憐了,要是再沒人跟他說說話,沒事跟他噓寒問暖一下,又是一個人在異地,沒有熟悉的家人朋友在身邊還要被同儕霸凌,這簡直不是人過的日子。我的這些舉動,學士的小朋友們當然都看在眼裡,但是我畢竟是研究生,平日裡他們有問題我也沒少幫過,所以也沒人敢多說什麼,就在學期結束前,這個大尾的研究生在公事上打壓了一個平常跟我交好的學士學弟被我當場看到,我當著這位皇后娘娘的面把那學弟帶到角落說話也表明了我覺得這樣做是不對的,這對這種一直以來的queen bee是多麼大的挑釁啊!那表示我選邊站而且跟他勢不兩立了!!!加上他身旁那個小太監早就告訴他我平日裡如何多照顧被他們欺負的學弟,於是戰爭算是直接搬上了檯面,這大尾的當然是也不會親自來跟我硬碰硬,他畢竟是皇后,絕對是手下的太監宮女跟班們動手,這小太監開始對我講話各種不客氣,各種睥睨,直到有一天他需要用刺繡機,但是他不會用,而他的皇后主子也不會,偏偏我會,他去問了裁縫老師,老師說可以來找我,我對那機器很熟悉,他心不甘情不願的來問我,我直接回他:我不會!他當著我的面直接大嘆一口氣還翻白眼翻到差點兒翻不回來,嘴裡滴咕:想也知道你怎麼可能會~ 這時候另一個小學妹進來,問我可不可以教她用刺繡機,我一口就答應了,馬上開始教她從設定、前置作業到結束,小太監在一旁看到氣得臉發青還想扳回一城似的冷笑問我:剛剛不是才說不會嗎?!由於我也想給他點教訓很久了,我也就笑著回他:對你的話我就是什麼都不會啊~你不也一直都覺得我什麼都不會嗎?!你覺得我怎麼樣那我就是怎麼樣囉~
講完我就走了,留他一個人氣得站在原地發抖。

德國人對於有沒有勢力和人脈這件事也是很看重的,外籍生沒勢力在異地沒人脈不打緊,但是如果又沒有優勢和強項,又難配合,其實不要說在學校,不管是在哪個國家、學校還是公司,一個人沒有強項等同於沒有用處,這絕對不會讓人想重用的。但是這並不表示我認同這樣看人出菜的待人態度,唯一我體認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在任何情況下,必須找到自己的優勢,唯有站穩了自己的立足點,才能不被欺負,也才能夠壯大自己的羽翼,也才能夠保護自己想保護的人事物,當然那些質疑、批判的聲音到現在從沒停過,往後也不會停,所以還是那句話— 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優勢,然後站穩腳步。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前進而且不被這些聲音所干擾。這套理論我想不只適用於德國校園,不管到哪裡都會是一樣的

照片是布萊梅的市中心 Domsheide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一個台灣路人在德國目前的日常,包含各種語言、求學、文化的差異和衝擊以及生活上的各種瑣事
View all posts